- 基金中心
- 投資見解
- 關於我們
香港, 個人投資者
切換至其他網站本刊所載見解反映作者於撰文時的觀點,其他團隊可能觀點各異,或會作出不同的投資決策。閣下投資的價值可能高於或低於初始投資時的水平。本刊所載第三方數據被視為可靠,惟概不保證其準確性。
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擔當的角色愈趨重要,不少投資者正在考慮應否將之與從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剔出進行獨立配置。大部分支持分別配置的論點是基於一個原因:中國佔廣泛新興市場股票基準的權重正與日俱增,但事實未必如此簡單;讓我們在此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我們認為當中的關鍵決策點並非中國在新興市場指數的主導地位,而是在多大程度上,一個獨立的中國股票組合配置會被視為近似(或不近似)一個新興市場(中國除外)的股票組合配置。事實上,若兩者大致「相同」,那麼考慮它們的相對規模實際上可能只有輕微甚至沒有影響。我們認為,這種近似性(或缺乏近似性)的觀點主要取決分析時選用的角度。
有鑑於此,我們以兩個廣泛使用的市場基準,即MSCI中國指數及MSCI新興市場(中國除外)指數作為代表,以評估這兩個股票配置的近似程度。圖1顯示我們選擇和使用的角度所產生的分析結果。總括而言,我們發現支持將中國及新興市場(中國除外)分別配置的理據可有不同結論:
從實際執行投資配置的角度來說,有意把中國獨立於新興市場股票進行分別配置的投資者可能會面對一個挑戰: 可供選擇的新興市場(中國除外)策略為數不多。雖然這個情況將來或會改變,但投資者目前可能只得選擇被動型配置或往績紀錄較短的主動型策略。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認為可行的方案之一是將一個廣泛的環球新興市場股票⸢核心配置⸥,配對一個⸢衞星投資⸥性質的中國股票配置。 此策略不僅保存較高的靈活性去選擇投資於主動型環球新興市場策略(相對於選擇較少的新興市場[中國除外]策略),亦讓投資者可以對中國股票實行高於一般環球新興市場指數所代表的配置水平。 事實上,根據我們就客戶投資組合對中國股票一項理想配置規模的研究,我們認為投資者應考慮高於基準權重的持倉。
靈活債券投資 把握範疇輪換機遇
債市經歷一輪升勢,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Rob Burn認為較高息類別機遇仍存,惟投資者須作靈活部署。(僅提供英文版本)
行政總裁年度寄語:
放遠目光、邁步向前
經過一整年深遠的經濟及市場變化,行政總裁Jean Hynes論及另類投資與可持續投資的角色、公司對人才的投資以至創新的重要性,就未來路向作一探討。
不受限制債券基金的三大特質
投資組合經理Brian Garvey及Brij Khurana與投資總監Brian Doherty探討不受限制固定收益策略的三大特質,以至其如何為投資者固定收益組合增值。
面對波動加劇、市場結構改變以至投資數據暴增,或須掌握更多工具方能遊刃其中,威靈頓投資主席Steve Klar分享其見解。
2023年中國股票投資:
聚焦選股之年
中國股市或有潛在風險,惟股票投資組合經理Bo Meunier(張博)相信,對耐心而慧眼選股的投資者而言,這個領域仍呈現吸引機遇。
2023年及其後
四大關鍵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策略師兼投資組合經理Nick Samouilhan與投資策略師Michelle Ng(伍韶美)闡述對2023年展望的最新見解,並與投資者分享一些可行的的投資觀點。
聯儲局遏抑通脹有何代價?
面對通脹高於預期、聯儲局再度加息,環球投資策略師Nanette Abuhoff Jacobson探討其對固定收益及股票的潛在投資啟示。(僅提供英文版本)
參考網站連結
相關投資見解
重要披露
在未有威靈頓投資管理明確書面批准的情況下,概不可複製或轉載本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並非任何人士要約或邀請認購威靈頓投資管理(盧森堡)SICAV基金III系列的股份。本文件所載資料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亦非買賣任何股份之推介。基金投資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所載見解反映作者於撰文時的觀點,可予更改而不作另行通知。投資者於作出投資決定前,務請細閱基金及子基金的產品資料概要、基金招股章程及香港說明文件,以了解詳情(包括風險因素),其他有關文件包括年度及半年度財務報告。
由威靈頓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投資涉及風險。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本文件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